好文章的几个特点
1.此时读着好,彼时读着也好。
这段时间人们读着觉得好,过段时候人们读着也觉得好。甚 至不同时代人读着都一致觉得好。
即使是一篇应时之作,也可如此,以一时事足可反映亘古之 事,像鲁迅的很多杂文都是应时应事之作,但即便今天读,也觉得 很有力量;司马迁的一封信《报任安书》流传千古;印光大师文钞 也都是一封封回信,但却影响了无数人。
2.一遍读着好,两遍三遍读着也好。
好文章不会读一遍便不想再重读第二遍,而是每次翻到,总 觉得读着舒服,读着过瘾,读着有所启悟。常读常新,时读时新, 极具生命力。
3.门里人读着好,门外人读着也好。
当一篇好的文章显示的道理足够深刻的时候,是一定能够跨 越不同领域的,也即不同领域的人读之都能获得启发。人与人专 业虽不同,心性却无别,此“偏”中亦可见“全”也。比如法布尔的 《昆虫记》是科普书,却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诗人顾城奉 之为天书;《红楼梦》虽是文学书,里面却可见丰富的建筑学,哲
学,美学,医学,甚至是烹饪学。
如在念佛法门,好的文章,不应仅仅是念佛人读着称好,不念 佛人,甚至没有佛教信仰的人,也能读后有所受用,有所启迪,才 算好文章。
4.力行者读着好,未力行者读着也好。
好文章一定是从真实心地中流露而出,所言有物,凭感而发, 非是空洞虚浪之语、人云亦云之言;亦非毫不走心,纯然头脑中逻 辑臆想,堆砌种种概念名词而成。
读者之中,力行之者读之,必能产生深切共鸣,如印印心,故 而拍手称善;未及力行者,也能由文触心,触发心中本觉种子,隐 隐觉妙,并激其起心力行之意。当然,善根薄少,障重迷惑,邪见 毒深者,不在此例。
以上,好文章如是,好书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