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的“核心竞争力”

法师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常被人问说究竟是被什么画砸得脑袋,怎么突然文如泉 涌了?问者大有希望我把画寄给他也砸一砸脑袋的意思。
之前确实至少有一年没有动笔写任何东西,一方面是自己给 自己找了个理由说忙;另一方面因为翻书越多,越是发现,一切的 命题,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不管是圣 道还是净土,我们遇到的,想到的,古人实在都说完了;我们没遇 到,也想不到的问题,古人也都说完了!岂止是说完了,前人说的 比咱透彻精辟多了,何必我又来啰嗦一番?
就在脑袋被砸的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上人的一个电话, 临挂电话时,上人忽然说:“很久没有看见你写的文章了。”我说: “编辑部大小繁杂之事太多了,千头万绪,实在无暇动笔。”上人 说:“也是,不过这样实在太可惜了,书可以请别人编辑,你把握 下方向原则就好了。”我一时也不敢就此答应下来,只好先含糊答 说“嗯、嗯”。其实当时说“嗯”的时候也没有真的起念头要写,只 是不好直接拒绝慈悲的上人,先这么搪塞下吧。
之前上人也在不同场合,或邮件或电话,几次说过这件事,鼓 励法门内法师居士能写的尽量写。之前总是没有上心,但自打接
了这通电话,好几天内,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际。
想想也真是,这一年虽放了笔,但其实并没见时间多出来多 少,每天忙于非常琐碎的事务:编书、编简报,组稿、校对、打样、 印刷,每个环节都十二分的关注;出版书,联系出版社,拟签合 同,构思,想书名,写序,编排,封面设计,印制……一个环节也 不敢落下;网站、微信更是每篇都得细究,生怕出问题误导大众; 此外还有大大小小和师父对接的事务;编辑部内部人员管理还得 操心。一年的时间就这么迷迷糊糊地一天天过去了,心比以前更 加散乱。虽然看到一本本新书印出来时还是很欣慰,觉得工作做 得还算充实。可是,转念细细思量,这些事务真的是一个法师本职 所在吗?我的法义水平真的得到了提高了吗?如果法师完全去忙 这些事务了,难道让法师去护持居士们潜心学法不成?
越想越不对。
写文章虽然是拾古人牙慧,但终究用现代的语言转述一下, 还是能令现代人更好接受一些。我想这也是上人鼓励我们多写的 意义所在。
想到这些,我便开始酝酿着要少管事,腾出时间多读书、多写 文章了,事务性的工作我尽量让身边有能力的居士去承担。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竟发现,没有我干涉那么多,编辑部 的运行比前还更有效率了,居士们做事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 了,各自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同时,通过我的文章也更能将大 家的心凝聚在一起,携同学习,共同进步。
想想,前面一年多的日子里竟始终昧于此理,要不是上人打 电话,我还蒙在鼓里呢。学法义、写文章的生活本比管事舒服太多 了,这种好日子以前怎么就不会享受呢?真够笨的!以前总认为地 球离了我就不转了,哪知其实离了我,地球转得更好。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他老人家只是讲法,走到哪,讲到哪,并 没有开展任何的“法务”,没有搞各种“法会”,但佛的言教影响了 历史上亿亿万万的人!因为佛所说法才是佛教核心中的核心!研习 法义、说法讲法,输出法义,这些才是法师本职工作,这些才是法 师们的“核心竞争力。”不然怎么配得起“法师”之“法”这个字呢? 论做事,法师能力再强还能超过在世俗红尘中打拼的居士们吗?
虽然说做事也是学法的一部分,通过做事可以砥砺身心扩展 心量,但法师们的精力时间毕竟有限,用于做事时间多了,研习法 义时间自然就少了。当一个人觉照力不够的时候,纷繁复杂的事务 不免让人心烦意乱,使本来散乱的心更散乱。像智者大师那样的一 宗开宗祖师级别的人物,临往生前都说:“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 己利人,但登五品……”更何况有的人损己还不一定能够利人,纯 粹是因为心浮气躁,闲不住,也坐不住,难以深入法义,才去找很 多事来做,这种心态下做事不仅难成,且容易做砸,反生别事。
当然,我这么说并非教各位法师尽量不做事,而是希望大家 转变心态。事该做还是要做,学法与做事并行不悖,但重心应该在 学法上,做事也应该为学法来服务。应时刻记得法师的“核心竞争 力”是学法,不要完全埋首于永远也不可能做完的事务中,信众们
是冲着法师身上的“法”来的,法才是根本,是核心,是能引(导), 和所引(导),是旗帜,是依归!
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会做各种事的人,也有很多很多震世耀 目的事业,然而随着时间的迁流,人与事都将消逝而去。唯有纯正 深妙的佛法才是这个世界最稀缺的宝藏,唯有佛法才是长久深远 的给世人带来解脱大利!法师是专业的修行者,法赖僧传,不靠法 师去开掘这佛法宝藏,奉之以芸芸世人,还能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