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行回向 亦得往生
余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
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
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
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 (增广下 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注】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除此而外,亦有诸行回向求生一途,如《观经》所说定散二善。信愿持名者为专修,诸行回向者为杂修。专修者,顺佛本愿,必得往生。杂行者,必须真实回向(以深信愿),方可得生。
杂修之行甚多,古德通名为“诸行往生”。《观经》束之为二:三福九品,十三定观。三福为散善,十三定观为定善。所谓一一回向者,即将定善散善种种功德回向求往生也。善导大师判如是诸行回向求往谓之“要门”,其《观经疏》云: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要门乃释迦因请而开,方便引导诸行之机,以此而导归弘愿一门。如善导大师“要弘废立”之文所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