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往生论注》是一部伟大的净土教著作。昙鸾大师以其非凡的智慧,将印度佛教最为杰出的两大代表人物——龙树菩萨与天亲菩萨的净土思想融为一体,发扬光大,开辟出中国净土教的崭新局面,为最终净土宗的全面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教理基础。
全书大分为两大部分:
一、从“谨案龙树”到“曰优婆提舍” ,明《往生论》“玄义” 。
二、从“此论始终”至终结,释《往生论》 “文义” 。
“玄义” ,即幽深玄妙之义理,难知难见故,预先指呈,以使学者易得要领;
“文义” ,即依文释义,全体洞明,了然无滞。
《往生论》 “玄义”如下: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
一者难行道;
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
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无量寿” , 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后圣者婆薮槃头菩萨,服膺如来大悲之教,傍经作《愿生偈》 ,复造长行重释。
梵言“优婆提舍” ,此间无正名相译;
若举一隅,可名为“论” 。所以无正名译者,以此间本无佛故。
如此间书,就孔子而称“经” ;
余人制作,皆名为“子” ;
国史、国纪之徒,各别体例。然佛所说十二部经中,有论议经,名“优婆提舍” ;
若复佛诸弟子解佛经教,与佛义相应者,佛亦许名“优婆提舍” ,以入佛法相故。此间云“论” ,直是论议而已,岂得正译彼名耶?又如女人,于子称“母” ,于兄云“妹” ,如是等事,皆随义各别。若但以“女”名,泛谈母、妹,乃不失女人之大体,岂含尊卑之义乎?此所云“论”亦复如是。是以仍存梵音,曰“优婆提舍” 。
这一段玄义的部分,文字简短,意义深远,主要说明了七点:
一、明《往生论》之相承;
二、判《往生论》属易行道;
三、判佛力为宗;
四、判上衍极致;
五、判正依净土三经;
六、判名号为经体;
七、明《往生论》之地位,义同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