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要义 |一、愿生为宗

一、愿生为宗

《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又称“净土论” ,或“无量寿经论” ,菩提流支译,收藏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全论由偈颂与长行两部分组成,偈颂总摄经义,长行解释偈颂,以偈颂为主故,题名总称为“偈” 。

“无量寿经”是指天亲菩萨造论所依据的经典,昙鸾大师释为净土三经。

“优婆提舍”是梵语音译,本指佛论议经。天亲菩萨依佛经造论,与佛教相应,入佛法相,也称为“优婆提舍” :此是显明此论之性质与地位。

“愿生”是愿生弥陀净土。

“偈”是佛法之赞美歌,也称“颂” 。

题名的意思是:含有《无量寿经》论文性质的愿生之歌。

“愿生”二字是题眼,显明论之宗旨、目的,反复出现在偈颂与长行中,屡屡强调之。如偈一开始天亲菩萨即表明: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接下来说: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观国土十七种功德毕,又说: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结论时回向说: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总之,本论为天亲菩萨表达自己愿生,并呼唤一切众生与他共同愿生弥陀净土为目的。